| 首页 | 茶趣茶艺 | 紫玉金砂 | 水胆玛瑙 | 天然玛瑙画 | 快乐收藏 | 健康论坛 | 藏家珍玩 | 群芳博览 | 逸趣闲谈 | 会员之家 |
您的位置: 0312休闲驿站->群芳博览->文化遗产
内容搜索

复活国宝

时间:2014-5-30 17:53:45 来源:0312休闲驿站 作者:佚名 编辑:相得益彰 访问次数: 关闭

复活国宝 三代人修复万余国宝

贾氏全家福 摄于上世纪70年代

贾玉波正在修复殷墟妇好墓出土青铜器

启功题字

质朴的青铜器、温润的瓷器、精美的玉器……人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是文物的完整和精美,但在这光鲜的背后,却有着修复专家的辛勤劳动。正是他们的一双妙手,才能使得最初斑驳破损的古老器物完好如初地“复活”在世人面前。
  龙年正月十四,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就将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主办方特别为“贾氏文物修复之家”预留了一个展位。届时,贾氏一门三代——60多年来曾经与后母戊鼎(旧称司母戊鼎)、孔庙御匾、新干虎形器、春秋编钟等国宝级文物结缘,曾经让无数“破铜烂牌”重新焕发神韵的这家人,将在公众面前精彩亮相。
  文物修复人员可称之文物医生,或是清理,或是修复,甚至是“克隆”(文物复制),是他们使那一堆堆锈蚀斑斑、残缺不全的文物重现往日的神韵。贾玉波便是文物修复业里堪称大师的人物。
  文物修复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大约产生于1840年以后。老北京文物修复业的创始人是清末内务府造办处绰号“歪嘴于”的太监,他专事修复宫廷古玩。19世纪末,“歪嘴于”走出紫禁城,在前门外开设万龙合古铜局,以修复青铜、金银、陶、玉石等器物为业。他的弟子张泰恩,人称“古铜张”,继承发展了其文物修复技术,开创了民间“青铜四派”之一北京派的“古铜张”派。
  1937年6月,13岁的贾玉波由家乡河北束鹿来到北平,拜在琉璃厂“古铜张”派第三代传人王德山门下。他勤奋好学,终于掌握了高超的技艺,不仅精于修复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石器,而且翻模、铸造、錾刻、鎏金、鎏银样样精通。
  1959年9月,已是北京市粮食局检验科科长的贾玉波,接到了参加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的通知。新中国十大工程之一的历史博物馆,主体建筑刚刚完工,有关机构急抽调数万件文物,筹建中国通史展——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当年年底,贾玉波回到老行当,任美术公司驻历史博物馆文物复制组的组长。起初,贾玉波与师傅王德山、师兄杨正填等人开始修复手枪、地雷、红缨枪等革命文物。很快,后母戊鼎、四羊方尊、虢季子白盘、龙虎尊等数千件国宝陆续到来,经他们之手,或修复或复制。
  上世纪60年代初,北京市文化局将文物加工部划分到局属美术公司文物复制厂,贾玉波担任铜器组组长。其时,贾玉波的师兄王长青去了河南省博物馆,王荣达在上海博物馆搞修复工作,师弟刘增堃在河北省博物馆。在京的有王德山、贾玉波、杨正填、刘俊声、王喜瑞师徒,另外还有“古铜张”派的另一脉传人赵振茂、高英、王存计等。正是这些人开创了新中国的文物修复事业,为文博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贾玉波刚到文物加工部,就作为美术公司的特艺技师应邀去中国历史博物馆,参加中国通史陈列筹展工作,他在这里一干就是20多年。从50年代末至80年代,贾玉波与王德山、杨正填、高英等人共同修复、复制了着名的后母戊大鼎、四羊方尊、龙虎尊、虢季子白盘、大盂鼎、犀牛尊、龙虎尊、马踏飞燕、石寨山贮贝器、铜漏壶及陶器秦兵马俑等大型珍贵文物数百件,抢救了大批濒临损毁的国宝。J144 J004
传承  贾氏  文物修复之家  传承表
  创始人
于师傅(外号:歪嘴于) (?—1911)清宫造办处工匠(人称清宫八大怪之一)出宫后在前门内前府胡同开办“万龙合”修古铜作坊。
  第二代
张泰恩(1880—1958)继承于师傅衣钵,改“万隆和古铜局”后迁东晓市。开创老北京古铜张派修复技术。
  第三代
王德山(1911—1989)先后收8个徒弟。
  第四代
贾玉波(1923—2001)新中国第一代文物修复专家。
  第五代
贾文超(1948—)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青铜器修复专家。
  贾文熙(1950—)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文物修复专家。
  贾文珊(1953—)精通青铜器修复、复制。
  贾丽丽(1958—)汲古阁文物商店。
  贾文忠(1961—)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文物修复、鉴定专家,全形拓专家。
  贾文进(1963—)北京市美术公司文物复制厂。
  第六代
  贾  汀(1977—)贾文熙之女,首都博物馆从事纺织品保护修复工作。
  郭  玢(1985—)贾丽丽之子,首都博物馆从事古书画保护修复工作。
  贾  树(1987—)贾文忠之子,国家博物馆从事青铜器修复工作。

神乎其技破镜重圆

 

 

 

西周铜器拓片


              贾文忠修复春秋铜盘                           贾树修复明代铜佛像

有家传绝技在身,有贾玉波的现世榜样,他的5子2女中,6个都在文物系统工作。长子贾文超任职故宫博物院,专事青铜器修复。次子贾文熙曾搞过古建筑测绘、设计制图工作,后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从事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新首都博物馆筹备时请他修复了首博大批馆藏青铜器。三子贾文珊虽未任职文博单位,仍醉心于文物修复和复制。他继承了父亲的技法,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陈列的相当于原物五分之一大小的秦一、二号铜车马的模型就出自他之手。
  四子贾文忠先后在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征集、鉴定等工作。他酷爱金石,在书画篆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他敢于打破陈规,勇于探索新材料、新方法,开辟了青铜器修复的新天地。20岁出头就为北京孔庙大成殿修复过清代九位皇帝御书的九块大匾。1988年,中国农业博物馆成立, “挖”走了这个“年轻的文物修复专家”。
  1990年,贾文忠参加江西新干出土文物的修复。这批罕见的瑰宝破损严重。其中难度系数最高的要数一件商代兽面纹卧虎立耳铜方鼎。此鼎出土时严重变形,碎成了十几片,被泥沙层层包裹着。有的部分已经腐蚀掉了。修复的过程极其繁复,清洗、除锈、整形、焊接、补配、錾花、做锈,再用化学的方法表现出腐蚀生锈的效果,每一道工序都要好几天的时间,一套流程下来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修复这件青铜器,是贾文忠修复过的最难的器物之一。
  1990年,轰动全国的三门峡西周虢国墓被发现,成为当年国家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由于墓穴坍塌,出土的上万件青铜器的破损程度极其严重。文物部门特聘贾文忠参与并指导这批文物的修复。虢国墓出土的青铜器有上千件,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那套君王编钟。这是迄今发现的西周晚期最珍贵的一套编钟,共八件,每个上面都有铭文。出土时,这些编钟多已破碎,钟身锈迹斑斑。经过精心修复,贾文忠不仅恢复了编钟的旧貌,而且声音依然和谐悦耳,一点都不走音。
  2007年2月14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间寻宝》节目上,一件曾被陈逸飞出价一百万美元的战国铜镜尤其引人注目。节目进行到向观众展示阶段,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瞬间发生了。就在礼仪小姐移手之际,古镜突然从盒内滑落到地面上摔成了碎片,现场专家和观众顿时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收场。这时,栏目负责人方书华当场承诺将邀请国内最着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贾文忠将这一古镜尽全力修复完整。破镜怎能重圆?方书华不是骗人的吧!现场观众疑问重重。而就在数天以后,这个疑问就烟消云散了。经贾文忠修复后的战国铜镜由中央电视台归还给了所有者,一场似乎难以化解的风波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平息了。
  为了这门手艺的传承,贾文忠不仅对修复技艺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而且为了修复行业内的沟通和交流,成为了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的主要发起人。他四处演说讲课,希望在大学中设立文物修复专业,使这门日渐紧缺的技艺能够摆脱“师承制”的古老模式,得到更大范围和更科学的传承。1995年利用在海淀走读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机会,贾文忠再一次提出在高校中设立文物保护修复专业,实行学历教育,这一次,他的策划案终于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如今,全国有20多所高校都开设了文物鉴定和修复专业。他还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如果说我这辈子前30年主要是在做文物修复的话,后20年我更注重的是让文物修复这一古老的行业如何在新时代得到提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贾文忠更强调自己最近20年的努力。而经过粗略统计,贾文忠在前30年的时间里,修复各类珍贵文物1200余件,修复后成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就有近百件;最近20年,他最得意的则是自己先后发起并参与策划主办了9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将全国文物修复工作者撰写的600余篇论文结集出版了6部《文物修复研究》文集,参与策划了30多期各类文物修复培训班,特别在青铜器、古典家具、古陶瓷修复方面培养了大批修复人才,出版个人专着10余本……
  发展青铜器全形拓传承人
  贾文忠先生除了谙熟青铜器修复之外,还是青铜器全形拓技艺的稀见传承人之一。全形拓可谓是西洋照相术还未传入中国前的“影像照片”。保存和研究文化遗物,一张普通宣纸、少许精辟墨色、几句文雅题跋,却铸就了拓片在中国千余年不朽的完美生命,陈介祺、王国维、罗振玉、容庚、郭沫若、商承祚、于省吾、唐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把玩青铜器全形拓。
  全形拓起源清嘉庆年间的马起凤及弟子六舟,民国时期,周希丁发展到鼎盛时间,傅大卣继为弟子。1979年以来,贾文忠投傅大卣门下,拜师潜心研习金石传拓技艺,悟得全形拓真传。如今,贾文忠的全形拓作品已成各界政要名士收藏上品。2011年国家文物局送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贾文忠传拓国宝“西周伯矩鬲全形拓”,一时传为国礼馈赠佳话。
  贾树 在工作中与祖辈对话
也许是被父亲对青铜器修复技艺的执着所打动,贾文忠的儿子贾树放弃了大学里所学的新闻学专业,和父亲一起担起了这份手艺传承的责任。2010年,贾树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名文物修复工作者。他上班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复制国宝青铜器——后母戊大方鼎。
  这份工作对贾树有着特殊的意义。据贾树的师父赵家英介绍,从他16岁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到今天改名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都没有对这件国宝进行过复制。历史上唯一的记载,就是贾树的爷爷贾玉波,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与王德山、杨正填、高英等人共同修复、复制了着名的后母戊大鼎。如今,历史仿佛回到了原点,时隔半个世纪,贾玉波的独孙贾树,再一次重复了爷爷的工作。
  大鼎复制工作完成后,贾树又投入到新国博的开馆筹备中,和师傅们一起担任中国古代青铜器展、中国古代佛造像展、中国古代通史展的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修复青铜器、石刻造像、木佛造像、陶器,还为烟台博物馆修复国家一级文物——秦权。而贾家的第三代中,贾汀、郭玢也在首都博物馆从事纺织品、书画的修复工作。

作者 佚名
摘编 相得益彰 140530




0312休闲驿站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中国·北京 邮编:100000
电话:010-65824348 传真:010-65825935
京ICP备060343号